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,诚挚邀请您点击页面上的“关注”按钮,这不仅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还能让您参与到更多精彩内容的互动中,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!
本文已经启用首发模式,并启动了全网自动维权功能,若有任何侵权行为,必将追究责任!特此声明!
1955年,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授衔工作接近尾声,各大部门开始着手评定军衔,并找到了当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庭长、军事法院院长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的陈奇涵,希望他申报军衔。在面对个人荣誉时,陈奇涵并没有被功名所迷惑,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。在填写申报表时,他写下了“中将”这一军衔,并在表中如实写道:
“在党的领导下,中国革命历经二十多年的斗争,终于获得了成功。对我个人而言,职位高低和名利得失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。”
尽管如此,陈奇涵的功绩依然无可忽视,1955年授衔时,他荣获上将军衔,位列第27位!
展开剩余85%那么,这位军法上将陈奇涵究竟有着怎样一段传奇的历史呢?
陈奇涵于1897年8月24日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家中困苦,连“家徒四壁”也无法形容他们的贫困。家人生活艰难,且经常受到地主的欺压,日子过得非常艰难。五四运动爆发时,陈奇涵已经从赣州省立第四中学毕业了三年。面对国家的风云变化,年少的陈奇涵毅然决定投身革命,报考了护国第二军讲武堂,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入学。
此后,陈奇涵先后参与了反袁斗争、反对军阀陆荣廷、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等一系列战斗,这些生死攸关的斗争历练了他,使他在战斗中不断成长。
1925年,陈奇涵的人生迎来了转折点。他进入了广州的黄埔军校,担任少校中队长和军事教官,得到丰厚的待遇,前途一片光明。
然而,命运却并不打算让他的生活平顺。
同年5月,在蒋介石的操控下,国民党中央通过了“整理党务案”,规定跨党派的共产党员必须在一个党派中选择。陈奇涵面临了人生的十字路口:一方面是显赫的官职与荣华富贵,另一方面是艰难的革命道路,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与风险。
许多人可能会为此犹豫不决,但陈奇涵毫不犹豫,毅然做出了选择:他决定放弃国民党的一切,投身共产党。他公开宣告退出国民党,辞去所有职务,脱掉了国民党军官专用的皮鞋,换上了简陋的草鞋,带领着一批革命学生回到了江西,开始了艰苦的革命斗争。
在接下来的岁月里,陈奇涵带领这支革命队伍,跨越了赣州、抚州、南昌等地,开创了革命根据地,传播着革命火种,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。
开国上将宋时轮曾如此评价他:
“奇涵同志非常可贵,尤其在大革命失败后,许多党组织几乎全军覆没,他依然坚守阵地,顶住了极大的压力,继续组织武装斗争,成了当地的实际领导人。”
1927年春,蒋介石邀请陈奇涵担任国民党侍从办公室主任,但他以生病为由婉拒了这个职位。然而,令人惊讶的是,陈奇涵的“生病”并未阻碍他投身革命。他很快接受了朱德的邀请,前往江西南昌,成为南昌军官教育团的参谋长,并继续在党组织内担任重要职务,为即将爆发的南昌起义做准备。
南昌起义时,陈奇涵担任起义军队的指挥,肩负着保护朱德、周恩来、贺龙、叶挺等领导人的安全任务。起义失败后,陈奇涵毫不犹豫地承担了掩护起义部队撤退的重任,虽然敌军层层封锁,但他依然顽强抵抗,带领散乱的队伍成功地撤回了自己的老家。回到江西后,陈奇涵重新组织了力量,开展了著名的“羊山会议”,并发动了群众进行五抗斗争,重新点燃了革命的希望。
此后的几年,陈奇涵发动了多次农民暴动,逐渐壮大了革命力量,直到1929年,在赣南建立了红军第15、16、25纵队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红色革命根据地。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经过时,也在陈奇涵的根据地停留过,陈奇涵的革命活动为赣西南苏区以及中央苏区的开辟奠定了基础。毛泽东曾称陈奇涵为“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”。
1929年,毛泽东亲自致信陈奇涵,通知红四军将到兴国,陈奇涵立即动员全县为红四军准备粮草。当红四军抵达时,陈奇涵亲自接待并向毛泽东汇报了工作。在毛泽东和朱德的领导下,陈奇涵逐步升任为红军的高级参谋,参与了数次反“围剿”战斗,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然而,陈奇涵的革命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1933年,由于坚决反对左倾错误思想,他一度被降为科员。然而,随着第五次反“围剿”的失败,陈奇涵跟随红军踏上了艰难的长征。在长征途中,陈奇涵因关节炎疼痛几乎无法行走,然而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,经历了草地的困苦,甚至患病发烧后仍坚持继续行军,最终安全到达陕北。
随着抗日战争爆发,陈奇涵在毛泽东的亲自安排下,出任了绥德警备区司令员,负责保卫延安。在此期间,陈奇涵不仅稳固了军民关系,还有效地防御了日军的多次进攻,打得敌人狼狈不堪。
1947年冬,陈奇涵调任东北,参与了冬季攻势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。1950年代初,陈奇涵继续为解放战争贡献力量,特别是在长春围困战中,发挥了巨大的作用,最终助力东北的解放。
1955年,陈奇涵被授予上将军衔,获得了多个重要的荣誉奖章,并继续在军事法庭担任职务,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法制建设做出了贡献。他的一生如同那清雅的兰花,忠诚且坚定,不为功名利禄所动,不惧艰难困苦。他坚守着初心,始终不渝地为人民服务,堪称真正的英雄。
感谢您的阅读!
翰林太史邀您一起共览历史的辉煌篇章,品味那些传奇故事!
发布于:天津市福州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